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怎样处理?
又称外币报表折算损益。外币报表折算损益是未实现损益,它一般不在账簿中反映,只反映在报表中。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技巧:一是作为递延损益处理;二是作为当期损益处理。递延损益处理,是指对外币报表折算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递延到以后各期,即将报表折算差额以单独项目列示资产负债表全以内,作为累计递延处理。运用现行汇率法折算时形成的折算差额通常采用这一技巧。 当期损益处理,是指在利润表中确认折算差额,以折算差额项目单独列示。
二、怎样选择合并外币报表折算技巧?
年报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科目的填列技巧如下:
1、根据修订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2、在准则修订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不再单独列示(包括合并报表格式也应做相应调整)。其中,包含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仅包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部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仍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报。
三、会计报表折算技巧?
1.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帐本位币。
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按“利润分配表”中折算数额列示外,其余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帐本位币。
3.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单独列示。
4.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的数额列示。
四、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何科目?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科目核算的。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来反映。由于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经过中会产生差额,因此要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反映的。
五、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何意思呢?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技巧:
(1)递延处理。
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
(3)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与汇兑差额的对比:
1、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
外币业务汇兑损益是在交易经过中或在期末采用现行汇率对外币项目进行折算产生的,而外币会计折算差额是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
2、两者包括的损益不同。
汇兑损益既可能是已实现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损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不同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
六、简述财务报表折算差异的处理技巧?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四种会计处理技巧
(1)递延处理.
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诚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然而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技巧外,还有一些技巧,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
(3)计入资产负债表.
(4)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额;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实收资本、累计盈余公积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七、年报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科目怎样填列?
1、根据修订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
2、在准则修订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不再单独列示(包括合并报表格式也应做相应调整)。
3、其中,包含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仅包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部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仍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报。
扩展资料: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一个报表项目,并不一个会计科目。不需要做分录。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主要来源于对不同会计科目运用汇率不同造成的差额,这些差额直接汇总到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折算差额中,这其实不用编分录,差几许就补几许,最后是挤出的。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体系合理的技巧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八、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有哪几种主要算法?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有三种算法:
第一个是历史汇率,这是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第二个是现行汇率,指报表编制日当天的汇率,使用现行汇率会产生折算差异。
第三个是平均汇率,是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的简单加权平均。
九、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分录?
假如当日美元银行的卖出价是7.5,中间价是7.0。买入10000美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7.0
财务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7.5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有: 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汇兑净损失(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的差额)、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十、外币会计折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用何汇率折算?
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实收资本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而不是合同规定的 资本公积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 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时,利润表项目按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在实际职业中,多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因此,盈余公积也应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由于净利润的产生是在一年中不断积累的。 未分配利润 要根据 净利润、派发的现金股利、提取的盈余公积确定。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经过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差是所有者权益科目未按会计期间的期末汇率折算产生的。